别看现在伊沙关系好不容易好了几天以后又恢复了互相斗嘴的常态,并且沙特阿拉伯还跟美国看似关系密切,如果哪天伊朗发生政变倒向西方阵营、并与美国关系快速升温,第一个感到提心吊胆的就是沙特阿拉伯。
很多人总喜欢将国际关系中国与国关系庸俗人格化、动辄就把“小国是大国的‘小弟’”一类浅薄又谬以千里的言论挂在嘴边,事实上哪怕力量再不对等的国家之间,合作关系的基础也是“互相利用”而非“提线木偶”,这一点在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上体现得相当明确。
美国和沙特阿拉伯是一对互相依附又存在显著对立的矛盾体:在国际能源市场上,沙特阿拉伯的原油出口依赖于历史上由美国建立、并至今仍受美国影响的二战后世界工业体系,同时两国又在国际原油市场的生产主导权和定价权问题上有显著竞争;
在中东地区问题上,两国因具有共同的对手而存在深度合作,但又因沙特阿拉伯企图成为中东地区的绝对主导力量、与美国希望维持一种存在地区矛盾以作为插手中东地区事务的立场而相冲突。
很明显,伊朗的反美立场是沙美两国合作的重要基础,一旦伊朗倒向美国,原本与美国关系紧张的伊斯兰教什叶派阵营会很快转化为美国的盟友、至少不再严重敌对,而相比之下由于这种变化会弱化沙美两国共同反伊的合作基础、并导致什叶派在与美国关系上和逊尼派出现竞争,沙特阿拉伯在美国中东地区关系网络中的地位会迅速滑向“力量重要的区域内竞争者”的位置。而偏偏对于作为中东地区另一股重要势力的以色列美国又不可能放弃对其支持,这就进一步坐实了沙特阿拉伯将成为美国的“竞争者”而非“合作伙伴”的地位。
致命的是,在中东地区的主要国家里,沙特阿拉伯的工业基础只比已经边缘化的埃及更好,而逊于以色列、伊朗和土耳其,这就让沙特阿拉伯一旦陷入与美国的竞争大与合作的境地,其面临的自身基础不牢的弊病会迅速凸显,这会导致沙特阿拉伯的国内社会矛盾快速激化。
所以,当前最不希望伊朗出现颜色革命式政变的可能就是沙特阿拉伯,而维持让伊朗现政权脆弱但不垮台的局面,应该也是除以色列以外中东各方势力的普遍潜在共识。